主力建仓阶段会形成明显的成交量密集区金多多策略,这个区间的平均价格就是主力成本线的核心参考。
筛选连续3个交易日及以上成交量达近期20日均值1.5倍以上的区间,且该区间内股价涨幅控制在10%以内,取这个区间的算术平均价作为初步主力成本线。
要点2:借助均线系统,细化主力成本线位置短期多条均线粘合处,是市场资金共识的成本区域,能进一步精准主力成本线。
观察5日、10日、20日三条短期均线金多多策略,当它们相互粘合,且各均线间乖离率均低于3%时,取三条均线的平均值作为主力成本线的补充参考。
要点3:依托筹码分布,确认主力成本线核心筹码峰的密集区域中心价位,直接反映主力主要持仓成本,是主力成本线的关键依据。
打开筹码分布图,找到占比超50%的筹码峰,该筹码峰的中心价格即为核心主力成本线,且筹码峰的价格区间需控制在5%以内,越集中越精准。
要点4:多指标交叉验证,锁定最终主力成本线通过成交量、均线、筹码分布多指标共振,排除单一指标误差,确定最终可靠的主力成本线。
至少满足成交量密集区均价、均线粘合均值、筹码峰中心价中的2个指标,指向同一价格区间,且区间误差不超过3%,取这个重合区间的中间价作为最终主力成本线。
误区1:只看单一指标找主力成本线,忽略多维度验证很多朋友找主力成本线时,只盯着均线或者成交量,比如单靠5日均线就定成本线,结果和实际主力成本偏差很大。避坑建议:一定要结合成交量、均线、筹码分布至少两个指标交叉验证,确保主力成本线的准确性,避免被单一指标的短期波动误导。
误区2:忽略股价趋势,在下跌趋势中找主力成本线有些朋友不管股价是涨是跌,都盲目找主力成本线,尤其在持续下跌趋势里,硬套方法找出来的成本线毫无参考意义。避坑建议:优先在股价处于上升趋势或横盘震荡趋势时找主力成本线,下跌趋势中主力大概率未完成建仓,此时的成本线不具备实际指导价值。
误区3:频繁调整主力成本线,受短期股价波动影响不少人看到股价一两天的小波动金多多策略,就急忙修改主力成本线,导致每次参考的成本线都不一样,操作混乱。避坑建议:以周线为单位观察和调整主力成本线,除非出现单日成交量达近期均值3倍以上的放量突破行情,否则不要轻易变动已确认的主力成本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